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标题: 皮皮虾:【美国中学生科学杯】 [打印本页]

作者: 胡老师    时间: 2018-2-11 12:56
标题: 皮皮虾:【美国中学生科学杯】
皮皮虾:【美国中学生科学杯】

这个星期六,儿子和女儿各奔东西。儿子要代表学校参加科学杯,女儿去义工初中生的MathCounts。这让我想起关于这两个活动的一些事,今天和明天就分别讲讲。

科学杯由美国能源部主办,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独立的部分在不同时间地点分别进行。这个比赛从二月开始层层选拨,直到全国总赛在五月举行。全国分成许多regional先行比赛,在湾区就有好几个regional,东湾一个,硅谷一个,等等。有趣的是,不同于其它比赛,该项赛事每个regional的冠军就可直接参加全国比赛,不需要在州里再比赛谁代表全州。



每个学校原则上只有一队参加。有些学校先校内选拔,有些学校不组织,甚至干脆不知道。女儿初中时有次穿着比赛发的T恤,被科学老师看到了,马上引起她的兴趣来。因为她前几天刚被一个家长询问这个活动而她根本不了解,于是正好问我女儿。

我说原则上每校只有一队参加是因为有的学校派了二队甚至是三队,这里要说明一下。每年十月一号,活动主页开放报名,每校都有名额。到某个期限(忘了多少天)之后,因为有些学校根本没参加,就有空出的名额,又开放报名,先到先得,所以有些学校的二队三队就会抢到。

许多学校根本不由学校出面组织,于是家长可以自行组队报名参加。本虾在孩子初中时曾连续两年招集了两个学校的孩子组队参赛,为防止报名时被其他人抢先,本虾总是在九月三十号晚上十二点开始上网登记。后来发现没谁和我抢,不过在有的学区真的是要抢的。

当年组队时纯粹任人唯亲,就是熟人的孩子组一起玩。每个队六个人,上场四人(可以中场换人)。每周两队要在一起训练,真刀真枪地演习。比赛是抢答式的,按铃发言,规则很细很繁(官网上都有),不过孩子们经过训练都很熟悉规则了。第二年,儿子等几个孩子上了高中,又腾出一些位子。本虾就加了一些新认识的朋友的孩子。儿子在百忙中也主动抽出时间来主持训练,给两队读题。读题这事只能他们做,要发音标准,碰到长的化学、生物术语要念出来不打瞌,我们这些华人移民做不了这个技术活。

这一年本虾正好认识了斯坦福网上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的负责人(别被名字误导,他们有初中的),也组队参赛,不过他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平时在网上练习,直到赛前会飞来聚在一起。于是本虾提议与他们在网上进行实战练习。后来我们的两个队和这个队在网上skype演练了好几次,由该校女教师给大家读题。本虾发现这个网上学校的学生的确素质非常不错,他们不上当地的中学,这个网上学校是发文凭的正式学校。

每年本regional的比赛,初中总是在山景城的国家宇航中心(NASA),高中在斯坦福的离子加速器中心(SLAC),还可以顺便参观。记得有一年美国国会因为政府预算的争议未能达成妥协,所有政府部门因为不能发工资而停摆,那年NASA停止承办比赛,改由当地的National Hispanic University承办,那是本虾头一次听说这么个专业针对拉丁裔学生的大学。



比赛有必答题和抢答题,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科学、能源和普通科学几部分。比赛的激烈程度有时白热化到令人心脏狂跳,因为那种最后几秒反败为胜的情景真有点像NBA的比赛。有一次Harker就是连续几场生死速递冲入一下轮的,该校的科学老师把这个经典场面写下来分享给家长,那描述的确惊心动魄。可惜本虾未经同意不能贴在这里,不过要想一睹比赛,你可以这周六到SLAC去观看,那是开放给公众的。注意,因为其它regional的比赛在另外的周末举行,参加的人不可以来,否则就是作弊。

以下是去年全国冠亚军决赛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6Lhv3FcSU

以下是初中的样题:
http://science.energy.gov/wdts/nsb/middle-school/middle-school-regionals/ms-rules-forms-resources/sample-questions/

以下是高中的样题:
http://science.energy.gov/wdts/nsb/high-school/high-school-regionals/hs-rules-forms-resources/sample-science-bowl-questions/

比赛官网:
http://science.energy.gov/wdts/nsb/















欢迎光临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http://ivytr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