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标题: 批判性写作的实际引导步骤 [打印本页]

作者: 葫芦棚    时间: 2017-7-6 16:41
标题: 批判性写作的实际引导步骤
【转】批判性写作的运用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有趣的主题,即决定自己想写什么。

Kevin在这里强调说,一篇文章的标题十分重要。因为文章的标题是老师们对整篇论文的初步印象,并告诉他们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方向,申明问题的严重性,强调事件的大致框架以及点出它的潜在影响。所以你需要花一些时间确定事件是否有意义。

同时,如果这篇文章是关于某个话题的学术性研究,那你就需要对自己每一个论文中的观点负责,确保整篇文章的学术性。同时,文章中需要铺设暗示和路标来指引读者他们将要从你的论文中发现的一些事。

另外,作者需要注意到一篇结构性强的文章可以全程掌握读者的目光和思路,引导他们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探索,从开头的介绍段,至中间的内容,再到最后的结论。而读者只需跟着作者在文章中的指引读完全文,顺着这样的逻辑过程,他们会对自己读到的内容产生信任,也能更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在明确了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之后,就到了分析这一步。在这一步中批判性思维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在这一步定义我们的核心观点,也需要陈列所有会用到的叙述手法来引导读者明白我们论文的主旨。

其实写一篇论文会有很多办法,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学角度,或者从一个女权主义者的角度出发等等,需要明确论文应该以哪一部分的内容为主。而分析这一步应以检测和中和为主,从微观、拆析、综合这几步能够完成,分步研究,确定数量、优势和劣势,将每一部分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连贯的过程,分析每一个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多重叙述角度,即从多个分析角度来讲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观点,而这个过程需要作者能够从检验和批判两种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材料。

当学生在写一篇论文时,他会搜阅到的很多资料,这也会使他感觉到任务艰巨,因为他会认为同一主题上大部分已有的文章、书籍的作者比他聪明的多,为何不把这些作者的观点直接放到正在写的论文里呢?但其实随着读到的资料变多,作者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立场会不同,并且有些文章的观点其实并不太好,文章的叙述也不是深思熟虑后的成品。当你比较所读的资料时,这时你会开始组建自己的文章鉴赏力,开始有意识地辨析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当然也会发现一些同一主题的书籍其实对文章毫无帮助。学会发现别的文章缺点的这种能力在写作时是十分重要的,即你越来越清晰的明白自己文章的主题内容。

第四步,内容,即识别和评估在历史或者社会背景下的特有假设和意识形态视角。

我们需要明确是谁写的这篇文章,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篇文章。举个例子,一本1950年出版的心理学书籍与一本2000年出版的心理学书会有十分彻底的不同。所以,社会条件影响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会造成一个题材的文章在不同时间观点截然不同。

作者在收集翻阅资料时就要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现象作出自己的回应。同时,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明白文章中的观点也会因为时间、社会环境、文化差异、认知差别而不同于其他的文章。

作为一个读者或者笔者,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每个人之间的观点也会有所矛盾,可能是因为性别,也可能是社会阶级,也许是成长环境,更有可能是智力差别。每个人可能都带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来写作自己的文章。分析的另一用处便是要揭露和检验由上下文所决定的观点,即作者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里点出这些观点有何不妥并作出整改和补充。

第五步,在确定完别人的文章的立场、优劣之后,作者需要决定自己的立场,因为作者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Kevin说,很多学生都曾经问过他最想看到什么样的文章。“我需要看到一篇文章是让我感兴趣的,但这个前提是你要先对自己写的文章也感兴趣。”不要因为这个主题是老师让你去写的,你就一定要写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如果觉得不喜欢,果断换一个自己喜欢且觉得有趣的题目。老师需要的是让学生找到一个能给予自己写论文动力的题目,而不是没有任何想法,一切照搬的学生。

Kevin说,作为一个老师,他非常希望看到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以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通过这些,他才能够看出学生是否花了时间写这个文章以及这些资料是否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

第六步,结论。在文章结尾作者需要再次陈述论点和分论点。

Kevin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强调标题、开头段和结尾段对一篇论文都十分的重要。标题告诉读者文章的主题,在开头段则更加详细的告诉读者他们将要看到什么样的内容。那在结论部分则是再次告诉他们这些观点是读者之前读到的,可以说是再次给读者们强调一遍他们刚才所看到的内容。

Kevin说,开头段和结尾段能够让读者们肯定自己读懂了文章,前提是作者的中间段没有偏离开头结尾的轨道。当然结尾段还有一个作用即是强调论点和分论点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以及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只是几个分开的文段。















欢迎光临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http://ivytr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