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几个陪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小故事

已有 5153 次阅读2015-9-9 23:29 |个人分类:家庭教育|系统分类:子女教育| 胡琳、汪小武, 动手能力

几个陪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小故事

作者:胡琳、汪小武

 

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可以从小开始。画图、剪贴、泥工、折纸、搭积木等,都是非常好的幼童动手活动。孩子刚开始学习手工时,难免做得不完善。但是,这并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孩子耐心的指导和示范,但不要自己动手替他们去做。

我们教他们折叠纸飞机到蓝天下翱翔,教他们折叠纸船在水上试航,用纸猴装饰房间,而剪成的雪花纸样则贴在了他们的窗口;在有风的日子,我们一起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飞,我们教孩子将花瓣、枫叶夹在书中制作贺卡。这种有趣又有益的玩耍,无形地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虽然简单,但让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就,而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兴趣,每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兴趣也有变化。因此,应该按照孩子的兴趣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注意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小小科学家

   玩面团

   瑶瑶两岁左右时,有一次我在揉面,瑶瑶在一旁看得起劲,不时地用小手指在面团上戳着,那面团上的一个个小指头印和面团那柔柔韧韧的劲儿,让她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好玩吗?”我问她,“使劲,用力摁!”她笑得更响了。

    这一偶然事件激发了我灵感:玩面团,适用于学龄前的孩子。

    利用孩子对玩面团的喜好,我帮着他们量面粉、加水、揉面,玩着玩着个个成了大花脸。我对她们笑,她们还莫名其妙。等到反应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彼此,更是笑翻了天。于是面粉成了玩具,你涂我一把,我抹你一掌,一时间白粉弥漫,硝烟滚滚。等到那尘埃落定,一个个成了京剧里的大花旦。

     “傻玩没意思,我们做小动物好不好?”受不了了,我得赶快想法避战。

     “好,妈妈!”小姐妹是异口同声。不知啥原因,她俩常常如此,像是排练过一样。

    凯西将面搓成一个长形的一条再盘在一起,说是一条蛇;瑶瑶把面团揉成一个扁扁的圆,再加上豆粒做眼睛和嘴巴;比尔则将面团稍加加工揉成一个球。他们把作品一字排在桌子上,个个沾沾自喜。

   “我的最好。”

    “呐,我的比你的好。”

    “我这个比你们的都好。”

    ……

    刚刚打完面粉战,看来口水战又要登场。“你们的都好,我这里有颜色,谁要?”我赶紧打圆场。于是,他们又在面团里揉入了食物色素,蛇成了一条绿色的蛇,脸谱则成了黄色,白球变成了彩球。这一次他们的作品看上去丰富动人多了,孩子们看得喜上眉梢,把作品移到房间做了装饰。

    我很快发现,玩面团游戏作用大着哪。揉面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力度,对孩子写字有帮助;面团还可以用来逗孩子数数:将面团做成不同的颜色,搓成小条,再掰成小粒,孩子数对越多,得到面团越多,他们则乐于数数以赢得更多的面团来玩。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我还利用彩色面团对孩子的吸引力教孩子辨识颜色:将各色面团搓成小粒,再混在一起,让他们从中挑出红色、蓝色、橙色、黄色面粒。面团的游戏花样也很多,比如,可以切制成各种形状,帮助孩子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锥形等等,还可以帮孩子理解分数的概念:为什么四分之四就是一,二分之二也是一;二分之一为什么就是一半……这种在玩中学的方式,比对着书本学要有趣得多。

为了加强孩子的观察能力,我们买来了各种动物的塑料模型,在用小面团捏小动物之前,引导孩子观察动物的特征。我将长颈鹿和大象模型放在孩子面前,“长颈鹿的特征是什么?大象的特征又是什么?”我问。孩子们认真看着长颈鹿和大象模型,“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 大象有长长的鼻子。”“还有呢?”我追问道。“噢,长颈鹿的腿细而长”,“大象的腿粗而短”,“他们的皮毛颜色也不一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一一报来。

 

   变色康乃馨

    记得有一天,孩子们同我丈夫突然消失了踪影。正在我奇怪的时候,他们带着神秘的笑容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丈夫双手背在后面,瑶瑶则嚷着:“妈妈,闭上你的眼睛!”“为什么?”看着她们诡异的表情,我在想恐怕他们又要拿我寻开心了,我的眼睛睁得更大。凯西和比尔看我不从,急步扑向我,从我背后用他们的双手遮住了我的双眼,“母亲节快乐!”孩子们异口同声,凯西和比尔放开了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束洁白如雪的康乃馨!“好漂亮啊,谢谢你们!”我不由得发出惊喜之声。“妈妈,我们知道您最喜欢红色,可是红色的卖完了。”凯西有点遗憾地补充道。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的门前出现了一个扎着绸带、写着 “魔术”的纸盒,“魔术?快点打开看看!”比尔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束红色的康乃馨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哇,怎么变的?”孩子们好奇心起。“你们要不要学学变魔术?”我问。“要,要!”孩子们点头如捣蒜。

   于是,我招呼孩子们准备好道具,食用色素红、蓝、绿三种,无色塑料杯三只,白色康乃馨三朵,小剪刀一把,冷水一盆,直尺一把。“妈妈,我要蓝色的”,“我要绿色”,瑶瑶动作快,抢到了心爱的红色,凯西拿到了蓝色,比尔则得到了绿色,各得其所。每人一只塑料杯,一朵康乃馨。现在魔术开始

    “首先量取一杯水,再滴入三十滴食用色素。”我发出了号令。

   “为什么要加三十滴?加少点行不行?”凯西问着问着,忘了计数,“糟了,我忘记我加了几滴了。”

   “哎呀,我一下挤出太多了,怎么办?”他们七嘴八舌的,问题一大串。当然,免不了要重来几次。

  “在花茎两寸高的地方,倾斜剪断,再插入杯中。”我给了他们最后的指令。

  “怎么还没有变颜色?”比尔等不及了,托着腮帮子问。

  “为什么白花会变颜色?”凯西盯着我。这还真是一时说不清,我只好浑水摸鱼:“水是什么颜色,花就变什么颜色。花要吸收水分,就把颜料也吸进去了。”

    瑶瑶对色彩特感兴趣,我这么一解释,她的小脑筋就转了起来。由于我们一直鼓励她,做事情要多想想,要做得有特色,她现在逮到机会就要付诸实践。她将红与蓝混合在一起,得到了紫色液体,再按照原来的步骤做了一遍,她希望按照我的解释,也能得到一朵紫色的康乃馨。可偏偏难遂所愿,康乃馨变成了偏紫一点的红色。

    “为什么?”孩子们问道。这问题真还把我给难住了。

更玄的还在后头,像魔术一样,这朵康乃馨慢慢地由红变紫,第二天就完全变成了紫色。这变化把我们都惊呆了。“瑶瑶,你太棒了,比魔术师还厉害。”凯西对瑶瑶是敬佩万分,激动得语气颤抖,我则是百思不得其解。

    “去问爸爸。”瑶瑶想起了万能的爸爸。我丈夫一看,也傻了眼。难得在孩子们面前也犯了一回傻,直呆呆地看着一言不发。

    于是我们带着问题去图书馆找答案,我和我丈夫一边学习生物,了解花茎如何传输水分,一边讨论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内在机制。几经讨论,我们终于明白:因为不同的颜色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它们的分子颗粒大小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了花茎对它们的吸收有快慢之分。紫色是由红和蓝两种颜色组成,一开始红色先被花茎吸收,花就先变成了红色,然后随着蓝色也慢慢地被吸收,就又慢慢变成了紫色。原来如此,我们一起上了一课,也大开眼界。

     当我把这些原理向孩子们解释时,她们布满疑虑的小脸一点也没开释。是啊,她们才上小学,比尔还未上学,跟她们讲分子大小,的确过于深奥了。我千思万想,计上心来,打了个比方来解释:“我们家就像花茎的这个头,附近的冰淇淋店就像这花瓣,从我们家到冰淇淋店的路就像这花茎。现在有十个人,要从我们家去冰淇淋店。他们五个人穿着红衣服,另五个人穿着蓝衣服。这一半的红色加上一半的蓝色就像瑶瑶的水一样,成了紫色。大家说对不对?”

    “对!”

    “大家说说看,在动身前有几个红衣服的?”我问道。

    “五个红的!”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几个蓝的?”

    “也是五个。”

    “可是去的时候,穿红衣服的骑自行车,穿蓝衣服的走路。大家说谁先到?”

    “红的先到。”

    “好聪明,这样冰淇淋店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

    “是红色”

    “慢慢地啊,这穿蓝衣服的也走到了。这样和他们在家里时五个红的、五个蓝的是不是一样的了?”

    “是一样!”

    “所以啊,这花先变红色,慢慢地就变得和这水一样的紫色。对不对?”

    “对!”那一张张疑虑的小脸终于笑开了。

    接着我就向她们解释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现反常和意外现象的重要性,因为反常和意外往往成为开启一扇知识新大门的契机。就像瑶瑶的发现,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两个小的听得迷迷糊糊,瑶瑶则大受鼓舞,津津有味地听着。

    “那如果自己解释不了,怎么办?”她担心地问道。

    “没关系,你可以把它们公开发表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找答案。当初,带你们爸爸来美国的李政道教授,就是为了解释物理学上别人发现的一个反常现象,从而发现了新的科学原理获得了诺贝尔奖。”说得瑶瑶心里痒痒的。

    “哦,科学这么好玩啊,我以后要做个科学家。”科学就这样在她小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瑶瑶的一个无意的小小尝试,为我们开启了这样一扇通往更深知识的大门,使得原本一个小小的项目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万象横生,大大地出乎我的原本意图,为我和孩子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过程,对我们触动极大。试想,如果不是我们鼓励孩子自我探讨,给她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一幕又如何会发生呢?

在学习上是不是也会一样,让孩子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开启我们自己也从未开启过的大门,并超越我们。多少父母不是希望孩子们在自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吗?如果孩子只是跟着我们亦步亦趋,这样的愿望又如何实现?我们为什么还要叶公好龙呢?



 

信ID:ivytrackedu

欢迎加入常春藤之路教育群 (扫码参加)

北美最大的教育微信群

 

[版权所有,如要转载, 不得更改或删去落款

本文原自常春藤之路(www.ivytrack.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4, 2024-4-24 22:12 , Processed in 0.022520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