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标题: 育儿随笔(十二)一定要从小学会管理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yanlizhao1    时间: 2018-3-29 13:51
标题: 育儿随笔(十二)一定要从小学会管理时间
        从古至今,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带着不平等的烙印。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带着人生特权出生于富贵人家,有的人则背负着与生俱来的贫穷与苦难,出生于社会的底层。尽管人生的起点参差不齐,落差巨大,但老天爷还是很善良,很公平地送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礼物,那就是时间。时间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可长可短,可有可无;有的人觉得一辈子长得很,如果按80岁计算,我们有80年,29200天,700800小时,42048000分钟可以浪费;但有的人却觉得时间很短,每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娱乐以及所有生活中必须进行的活动,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到一半,也许只有三分之一。有的人根本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每天吃饱了混天黑,完全无视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飞逝,有的人却时刻感觉到时间紧迫,今天过了就变成了昨天,每一秒过去了就再也抓不回来了。我们从小都学过不少关于珍惜时间的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对我影响最大的则是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我小的时候妈妈在各方面都对我要求比较严格,面面俱到,无一疏漏,但其中最常提醒我的两件事一个是做事要有毅力,不能虎头蛇尾;另一个就是不能浪费时间。小时候对妈妈的各种要求都是极力排斥,但长大以后却渐渐发现这些儿时的教养早已融入了骨髓,自己好像被洗脑了一般。妈妈为了锻炼我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让我从小学开始天天写日记。我那个时候每天搜肠刮肚为了应付这每天的三句半,时常把日记写成了检讨书,比如“我今天又犯了错误。。。。。今后一定改正”之类。但真正成人以后,没有了母亲的胁迫,我倒反而是天天记,月月记,年年记,坚持了将近20年从无间断。抓紧时间这个理念也是一样,好似她已经用烙铁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了。我小时候应母亲的要求,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制定计划和每日的作息时间表。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暑期计划,寒假计划。。。只要妈妈觉得我对时间的管理稍有懈怠,她就会要求我定个计划。计划的内容多种多样,读书计划,学习计划,锻炼计划,写作计划,跑步计划。。。。然后再根据这个计划制定每日作息时间。作息时间表往往从早上睁眼,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之前,全天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详细列表,让我每一天每一刻该做什么都心中有数。

     曾经有朋友看着我的作息时间表摇头叹息:“真同情你呀!每天的时间按分按秒计算,累不累呀?”我当时也曾经感到无言以对。因为在学生时代,大家都是分秒必争,好像谁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所以像我这样刻意人为的管理时间好像还真没什么必要。但当我们都长大了,走入社会以后,眼前再没有类似高考这样的明确目标加以节制,尤其到了中年,生活日趋懒散的时候,如何利用时间,管理时间的能力就把每个人带入了不同的生活方向。会管理时间的人忙而不乱,每日生活充实但不紧张,日常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上班工作,教养孩子,日常家务,包括数项业余爱好都能安排得游刃有余,互不冲突。而且最主要的是还可以追看电视剧,保证娱乐和休息。而不少小时候没有学会抓紧时间的人可就辛苦了。一天24小时不知道如何分配,既要工作,又要管孩子,还要做饭打扫卫生。一天忙下来给自己留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再不会抓紧时间,干每件事的时候都磨磨蹭蹭,摸东摸西,那就更什么也做不好了。这还只是说我们这些身无重任的女人们,想想如果是青春年少,正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学子们,如果不会管理时间,那怎么去和别人竞争呢?

     管理时间的本事必须从小培养,我时常跟我的两个儿子讲:“你们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财富就是你的时间。”怎么利用时间,如何在18岁以前争分夺秒地用知识武装头脑,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又有一个快乐愉悦的青少年时期是每一个孩子和家长要面对的问题。不少家长并不赞同我的观念,在和他们闲聊的时候会听到不少反对意见,认为孩子应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脚步去学习和生活。我完全同意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必要给他们灌输时间的概念,但从9岁左右开始就应该逐步地教他们学会管理时间,让他们逐渐做到有效率的学习和有效率的玩。

     我的大儿子今年14岁了,上八年级。虽然学习生活还远没有高中生那么紧张,但已经有不少他的同学要熬夜完成作业和各种Projects了。但大儿子每个星期不仅要上四次跳舞课,三个下午参加golf训练,周日上中文学校,写中文作业,每天练琴,还要完成学校的一切作业,保证全A成绩,阅读大量书籍,玩儿电脑,最主要的是每天晚上保证不超过9:30睡觉。我对孩子的睡眠时间非常重视,原则是上床睡觉的时间是“天”,任何事也不能影响睡觉。如果作业做不完,那也只能让老师扣分了。看着这一长串的活动让人觉得挺可怕,如果你要问:“一个14岁的孩子要做这么多事情如何搞得定?”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时间。大儿子对他生活里的每一项活动都十分热爱,既舍不得放弃跳舞,又不想减少打球时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大儿子安排的井井有条。他自己连玩带学,乐在其中。

     大儿子的这种抓紧时间的本领真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他9岁开始我有就意识的给他灌输效率的概念。我告诉他:“专心认真的学,痛快无虑的玩是最省时间的方法。”为了这个“专心认真”四个字,我可没少下功夫。大儿子小的时候无论干什么都是糊弄,糊弄出来的东西当然过不了关,那就得重来第二,第三次,自然就会耽误玩儿的时间。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会耐心的给他分析:“你看你糊弄地做需要30分钟,认真地也需要30分钟,但结果却完全不同。糊弄之后还要重来,耽误的是你玩儿的时间,但认真的做完之后,你就可以痛痛快快,无忧无虑的玩儿了。”看似简单的道理,我反复讲了很长时间,他也反复实践了很长时间才算真正明白。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他上课保证效率,做作业保证效率,弹琴保证效率,打球跳舞都保证效率,一下子就省出不少时间。

     有了效率以后我开始帮助他养成定计划的习惯。大儿子小的时候做事没有计划,干什么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美国学校的作业很多并不是第二天就交,往往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儿子最怕这种作业,因为他往往是拖到最后一个晚上才开始做,做出来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由于时间紧迫,让他倍感压力。有些妈妈会盯着孩子,不断提醒他们要开始动手做作业了。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我让他在老师那里吃了几次亏以后,就开始帮助他学习制定每周计划。我让他把一周七天列出表格,每一天应该做什么一项一项的写出来。如果有一个星期以后要交的作业,我要求他必须写在第一天里。就这样,大儿子慢慢养成了当天的作业当天做(无论什么时候交)的习惯。比如,他们周日上中文课,他永远是周一就完成所有的作业,而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直拖到周六才做。这样安排时间让大儿子觉得自己事事都走在时间的前面,每天生活的轻松愉快。渐渐吃到定计划的甜头的大儿子,不光有周计划,还有日计划,放寒暑假的时候更是早早就定好计划。时间长了,他不再把计划写在纸上,而是安排在脑海里。看着他天天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我心里知道他在这方面已经出师了。

     有了效率和计划之后,最后要面临的就是如何利用碎片时间,也就是如何抓紧时间。不少孩子做事专心,也有计划,但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就是他们把不少零碎的时间给浪费掉了。其实说实话,抓紧时间这件事确实有正反两面,完全看个人的喜好。有的人觉得抓紧时间让生活显得太紧张,倍感压力,那就放松一些,随意一些。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每一天多于24小时,那还真得视这些碎片时间为珍宝。大儿子小的时候也是经常晃晃悠悠,感到无所事事。我就时常提醒他:“你每天有不少时间都顺着手指缝溜走了。比如坐校车的时间,上跳舞课之前等待老师的时间,午饭前后的时间。。。这些时间看似什么也做不了,但其实你想想哪怕只有十分钟时间,你就可以写一篇日记,也许可以背20个单词。这样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你不仅有更多的时间玩儿,而且长年累月以后,你会发现收获巨大到你自己可能都不敢相信。” 当年半信半疑的儿子还是照着我的话做了,几年下来,他发现他已经背了12本单词书,为将来考SAT做了第一步的准备。

     我时常跟大儿子开玩笑说:“管理时间的能力就好象是我送给你的一把利刃,将来你背着它去闯荡江湖,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能力当年妈妈教给了我,我又原封不动的把它教给了大儿子。小儿子今年也9岁了,我万里长征之路要开始迈第二步了。由于小儿子不专心的性格,我已经看到这第二步走起来要艰难得多,但我仍然坚信学会管理时间将是我送给孩子最有用的武器之一,而对这武功的修炼必须从小时候抓起。





欢迎光临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https://ivytr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