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小灯塔记者采访汪博士谈教育(推荐)

2016-5-25 19: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343| 评论: 0

摘要: 原创2016-05-24灯塔妈妈从3月底开始,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纷纷而至,“爬藤”相关的话题天天刷爆朋友圈,几家欢喜几家愁,大家排队向收到常春藤名校offer的父母送去祝贺并取经。放眼众多公众号,无一不是在谈高中生 ...

 2016-05-24 灯塔妈妈 

从3月底开始,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纷纷而至,“爬藤”相关的话题天天刷爆朋友圈,几家欢喜几家愁,大家排队向收到常春藤名校offer的父母送去祝贺并取经。放眼众多公众号,无一不是在谈高中生活的紧张和苦闷,多少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需要完成,多少竞赛需要参加,多少时间用于实验室和义工,可怜的睡眠时间仅剩下了几小时。还有最最虐心的话题:名校的录取率逐渐下滑和亚裔面临的挑战。一路从独木桥拼杀出来的塔妈塔爸瞬间懵圈了,原本以为踏进美国这个高等教育如此普及、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美好社会,娃们能够真正实现轻松上学、快乐童年,没想到这个想法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距离常春藤名校到底有多远,小灯塔亲子教育专栏邀请到辅教界的男神,美国常春藤之路的汪小武博士做客开讲:爬藤要从娃娃抓起。


  

所谓常春藤名校(Ivy League),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早是指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包括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没有包含几所牛掰的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等。
 

藤校的要求和进入藤校学生的特质

总体来说,藤校除了看学习是否优秀,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潜在能量,社会能力,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否能带动别人,是否愿意为别人做事情。但并非说孩子活动力不强进不了藤校,因为藤校目标在于培养各方面顶尖人才,所以研究做的非常好,也是有机会进藤校的。常春藤有8所,着重点也各有不同,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主要强调学生的领导能力,而像康奈尔、布朗大学则更强调研究工作(research work)。现在普遍规律,如果一个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很少,除非学习非常非常拔尖,他在申请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挫折。前面所说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求有个伟大的发明,或做个伟大的事情,其实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比如在集体活动的时候,总能提出新想法,能够领导别人把活动搞得很好。相对而言,一个中学生要把研究做好是非常困难的,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即便到了硕士阶段,都很难在研究中表现创新能力,这里导师的作用很大。这也是我们在辅导学生中所见到,有些学生拿到英特尔奖、西门子奖,也未必能进入理想学校,因为众所周知导师的作用、和学生打酱油成分和含水量。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上表现出独立思维、独立承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是家里的或学校社区里的小事,也会呈现出真真实实的创新思想,这些方面往往更能被大学看重。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不要因为条件不够而束缚自己,而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周围,学校、社区有哪些事情是可以改进,可以去做的,这样才会做出自己的特色,往往他们会发现越是简单的方面越难下手去做。 


去年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招生办和Usnews记者谈的时候批评大部分亚裔学生缺乏两种能力:领导力和创新力,这也是其他藤校的普遍反映。我们应该反思亚裔怎样在成长过程中更好的突出这两方面能力。按照中国人的教育思维,很容易把这两方面能力神话抽象化:领导力代表要当官做大事,创新能力代表要拿奖。其实这并不是藤校所需要的领导力和创新力,这两方面能力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体现出来。比如说家里某个电器坏了,你想办法把它修好,类似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表现出学生不是循规蹈矩,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表现出创新力。领导力并非要当学术俱乐部的领导或学生会主席,小方面讲可以是你发起一项活动,带领大家做得很成功,这样就体现出领导力。领导力在亚裔学生里普遍觉得难以做到,尤其男孩子。但是华裔学生也有不可比拟的特长,通常理科方面都很强,如果理科优势只体现在考试成绩上,那么这是书呆子;如果理科方面的优势表现为通过一些活动带动大家去实践,那么领导力就通过技术方面凸显出来了。这也是我们一直推动华裔学生运用理科特长,先教别人,然后带动一组人去教更多的人,把自己的初始想法和领导力反映出来,通过学术特长转化为对其他人的影响,带动别人做事而体现领导力。 

亚裔面临的挑战

在藤校录取的比例上,校方为亚裔学生设置了20%左右的窗口。我们希望冲破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亚裔学生进入藤校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藤校50%以上都是亚裔,那么藤校也就不能称为藤校了。这就是大家在讨论的:是希望哈佛变成清华北大,还是希望清华北大变成哈佛。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藤校会设定这个门槛,亚裔学生学习努力成绩好是客观的,同时缺少社会活动能力、领导力、创造力也是客观存在的。亚裔学生如何突破这个槛,按照传统方式从诗琴书画等方面来着手是不行的,这些技能对于个体来说是修养是长处,但对一个群体来说,会显得没有特色,因为不符合美国多元文化发展诉求。所以面对这个挑战亚裔学生应该更多的把自己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把原来花在诗琴书画上面的时间匀一部分到社会活动和提高创造力上。这样一来,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这对以后的发展和外界对亚裔的看法会有很大改观。现在申请流程趋向标准化:分数高,参加各种学术俱乐部,显有不弹琴的,或不画画的,外界的普遍看法会觉得这是亚裔的标准化配备。学校在选择学生的时候,自然也不希望50%以上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所以大学设立门槛希望对这种文化、这种格局、这种方式的人有一定的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说藤校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我们亚裔能改变传统观念,兼容并包,在各个方面都有突破和发展,这样即便是收30%-40%的亚裔学生,也同样可以保证大学多元性文化,门槛就不是问题了。这是我们亚裔面临最大的挑战。以现在亚裔学生的格局,如果哈佛接收60%亚裔,哈佛就不再是哈佛了,顶多是常春藤系统的清华北大,这也会是对人类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从自己方面改进,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思路上,而是要在领导力、创造力等方面打开新思路、拓展新局面,我相信我们下几代的亚裔会做得越来越好。 


学龄前和小学教育需要着重于哪些方面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观察,多尝试,三年级之前完全没有必要把孩子固定在哪条路上,而那条路是不是真正属于他的路,也完全不能判断。三年级之前尽量少主动引导孩子走某条路,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多尝试,亚裔孩子要特别鼓励多交朋友多说话,养成表达自己的习惯。但与此同时规矩还是应该建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困难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一点也是很多大学对学生的要求,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处理,等孩子长大后再灌输,就会很困难,这是应该从小培养的习惯。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说得好的应该鼓励和采纳,说得不好不对的地方给他指明。好的习惯养成对日后发展非常重要。总之,小学阶段要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尽可能开拓对各方面了解,开发对不同事物的兴趣。 

从小学乐器是否对日后的爬藤有帮助

坦率说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过对培养个人修养和坚毅的品质有些作用。众所周知学琴是条漫长的道路,非一朝一夕能有所长。而大学只看高中几年的成绩和奖项。一个聪明的小孩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但并不代表他有天赋,天赋只有是在自由发挥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所以建议家长不要太在意孩子小时候得的奖项。如果能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把孩子最大的潜能挖掘和发挥出来才是做父母最成功的地方。 


课外活动是专攻特长还是广撒网

小学初中阶段尽可能开拓思维,多接触外界事物,不能在孩子小的时候以先入为主的方式灌输,这样主观能动性和天然的素质就无法发挥出来,适当放松些,充分让孩子自己发掘和探讨自身的喜好,优势和素质,才能为高中时出类拔萃做好更好的准备。这也是亚裔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就如我们所了解的,大部分亚裔孩子都至少弹钢琴8-10年。这并不完全是坏事,如我们上面所说的,但反过来看,如果把投资的这些精力时间和资金用于其他事情,是否能发挥出更多的价值呢,往往家长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在哪,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繁忙,就更没有时间去探究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天然能力和特长就这样被埋没了。那么到了高中是否还能这样呢?9年级的孩子我们还是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但到了10年级后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你继续尝试下去。高中是向大学的过渡,这个时候应该更加注重把所探求出的特长能力发挥,尝试运用,看能否和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为以后大学和事业发展做一个尝试。  

参加义工和童子军的重要性

 做义工现在越来越重要,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好,但是一点义工没有做,所有常春藤都把这个学生据掉。从这件事情可以知道:美国社会既鼓励努力学习,更鼓励你反思对社会的贡献。如果申请者敢说自己毫无义工经历,我基本可以保证名校百分百会把你据掉。从今年开始,美国新的大学申请系统CAAS (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其宗旨更看重义工,甚至建议申请者书写短文描述对社区的贡献和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对义工的重视。去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了报告“Turning the Tide

” (扭转潮流),着重强调学生做义工的重要性。过去几年的确曾有学生做过有名无实的义工,比如去非洲玩一趟,大熊猫区玩一趟而谎称为做义工,而现在哈佛大学报告直接强调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自己社区所做的义工工作,因为这更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维和愿意为社会做事的态度。长远的角度看,也是美国维持社会道德标准的一个考量和培养。 


童子军(scouting),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是草根性组织,各地不同,在于能否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如果孩子能够组织出或参与比较有意义的活动,起码对于了解美国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从这个意义上,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但具体也要看实际情况。


评分高的学校亚裔多,择校问题你怎么看

家长经常会咨询择校的问题,大家会比较偏重综合评分较高的学校,不过也担心在评分较高的学校里亚裔数量多,竞争激励,很难出类拔萃,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说,亚裔学生少的学校比较好。亚裔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跟外界接触偏少,大部分亚裔孩子还是喜欢跟亚裔朋友在一起。去亚裔较少的学校,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从大学申请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因为要在亚裔扎堆的环境里凸显出来,肯定非常困难,得自身各方面条件非常优秀。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能在亚裔扎堆的环境里出类拔萃,那么在其他环境里更加能够闪闪发光。他们会有更多资源可以运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当然竞争激烈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好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对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会有帮助。 



因为篇幅关系,我们还会推出爬藤系列文章,更多针对高中生的学习,汪老师解答SAT成绩的重要性、AP课程的选择、竞赛和各类奖项、高中教育重点等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和你分享,关爱你的孩子,关注小灯塔,我们要做信息量满档的最in爸妈!


名 师 简 介

汪小武,安徽歙县人,旅美人士,纽约大学物理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主办的CUSPEA研究生。1992年创建了科技、教育软件公司,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软件的开发。因为在科技领域的贡献,2001年入选《美国名人录》,2002年入选《世界名人录》。任国际百利软件公司总裁,多篇家庭教育论文发表在国家教育期刊《家教世界》。《家庭教育和大学申请系列讲座》主讲人。因在中国大陆及美国成功举办《家庭教育和大学申请讲座》,多次受到媒体的报道。羊城晚报金羊网特约教育专家。  

胡琳,安徽屯溪人,旅美人士。1984-1986年任教于省重点中学。1986年旅居美国,长期中小学教育及大学升学的顾问工作,并创建了教育网站:www.ivytrack.com,北美各大中文报刊教育专栏撰稿人。

 

汪小武博士和胡琳老师对于家庭教育有着长期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他们有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家教世界》。他们并合著出版了畅销的家庭教育专著《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 和英文版THE CHINESE-AMERICAN METHOD: RAISING OUR CHILDREN WITH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 

汪小武博士和胡琳老师发展出北美最大教育群,,胡老师微信号为ivytrackedu,常春藤之路教育网网站:www.ivytrack.com,汪小武博士和胡琳老师现在全力致力于学生教育,全力于常春藤之路教育。多年來,汪小武博士和胡琳老师成功地将学生们送入了 美囯常春藤名校及其它诸多頂級学校,诸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史坦福,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达特毛斯,威廉斯,爱默赫斯,乔治城,卫斯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Stern),等等。 



欢迎关注小灯塔微博"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4, 2024-11-23 06:21 , Processed in 0.042181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