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教育咨询和美国大学申请顾问服务
[English][中文]    
电话: 845-521-7540    
电邮信箱: info@ivytrack.org    
地址: 7 Kerry Ct, Pearl River, NY 10965    
     
 
 
大学升学咨询
家庭教育咨询
长期学习规划
标准考试咨询和辅导
少年精英培育计划
远程名师指导计划
《哈佛两姐妹》专著
 
 
 
 
英文版:
 
购买《哈佛两姐妹》
去《哈佛两姐妹》论坛
 
 
 
 
 
 
联系方法
电话: 845-521-7540
电传: 845-735-9303
电邮信箱
 
 
作者: 胡琳 , 汪小武
华夏出版社出版
 
 

购买《哈佛两姐妹》中文版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

 

《哈佛两姐妹》简介

我们是如何把俩个女儿送进哈佛的

《哈佛两姐妹》家教法则七篇

 

《哈佛两姐妹》简介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是华夏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重点图书。   

与目前满天飞的“哈佛”类图书截然不同的是,它不是美国高考指南,更不是炫耀智商的“广而告之”,而是一本以故事形式阐释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新理念的全新之作。所谓全记录,就是包涵了两姐妹从幼儿到高考冲刺近二十年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出生在中国并接受了高等教育,深刻体验了中国教育的优势与缺陷;后到美国求学创业,至今已工作了近三十年,在培养两个女儿从幼儿启蒙到高考冲刺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文化的包围和冲击,透彻领悟了西方教育理念、体制和方法的利弊长短,从而得以兼采中美文化之长,汲取东西方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提倡的严谨、精益求精与美国教育强调的领导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奉献社会的精神于一体,抽茧剥笋地剖析、反思和总结了他们培养孩子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两代人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开发出了一套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完整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主导思想明确,实施步骤清晰,强调普适性、可重复性,作者以清晰的思维、大量的实例展示了把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家庭教育新理念现实化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如何巧妙地利用西方强调的创新思维来促成孩子学习上的突破,把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把偶然的尝试发展为必然成功的模式,从而给抽象的素质教育赋予了实质性的内涵和生命力,为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相互渗透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解,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思想和认知的升华。作者坚信,他们的路径适用于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和学子,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他们的方法屡试不爽,绝大多数家庭和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说说容易,真要实行起来并不简单,幸运的是,作者在《哈佛两姐妹》里,不是给我们一个干巴巴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细致描述了他们实施家庭教育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并对可能的误区做了分析提醒。也就是说,广大家长和学子不但从他们的故事里会得到触手可及的生动感受,也能直接借用他们的方法和模式。

 

我们是如何把俩个女儿送进哈佛的

作者: 胡琳, 汪小武

我们的两个女儿汪瑶瑶和汪凯西是两个个性和兴趣各不相同的孩子,但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被她们所申请的美国所有常春藤名校录取,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其中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最后她们都去了哈佛。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故事和大致的思想轮廓,看看到我们是如何培养这一对哈佛姐妹的。

从入乡随俗开始
与其他华侨一样,我们初来美国时,对美国的中小学及大学情况一无所知,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更是无从下手。我们想既来之则安之,入乡随俗,尽可能地接触美国主流社会,于是几次搬家都住在白人社区。这样一来,问题也来了,白人中,有很友好的,也有那么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孩子们在社交中常常感到无奈。
我们想,要求别人改,不如自己调整。于是我们也模仿起老美,party一个接一个地开。第一次开party,我们提心吊胆的。记得读过一篇住在白人社区的黑人孩子写的文章《谁来我的party》 ,写的是他第一次开party,邀请了全班同学,结果一个没来。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我们全家群策群力,列出一串有趣的项目,一一写在邀请卡上来吸引孩子参加,结果邀请的同学人人到齐。从此以后,只要是我们的party,总是座无虚席,尽欢而散。孩子们的朋友渐渐多了,我们与孩子家长的互动也频繁了。

中华文化的精髓不能丢
玩是玩了,可是我们毕竟是黄皮肤、黑眼睛,真要完全像白人孩子那样一个劲地玩也是行不通的。大家心知肚明,如果能力一样,黄皮肤、黑眼睛怎能与人家金发碧眼竞争?你服也行不服也罢,现实就是如此。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不能丢,父母还得帮孩子一把。这样,周末我们允许孩子们玩一天,也干一天正经的事。
问题来了,什么是正经的事?开始我们也是茫茫然,只好同大多数的华人家庭一样,来个萧规曹随:诗琴书画、小实验都扎扎实实地做,再加游泳、自行车等体育也正儿八经地练,迷迷糊糊地忙乎了几年。

第一次两种文化的碰撞
一转眼,小姐妹就上了初中。我们这镇子不大,可是棒球场不下十来个,家家的孩子放了学,队服一穿就奔向了球场,打起球来精神顽强,大汗淋漓,从不怯场。凯西也踊跃参加,我们则是风雨无阻地前去捧场。可怜的凯西,打了一年棒球,就打到一球,还是高射炮,被人家clutch掉了。瑶瑶心大,要去参选学生会领导,我们当然是全力以赴,帮忙设计文宣,修改竞选词,一丝不苟。没想到最后也是铩羽而归,气得她鼻窍冒烟,大呼不公平。想想也是,在99%的白人社区,你去与别人比popularity,不败才怪。更令两姐妹伤心的是,她们双双被拒天才班之外。家里的气氛一下降到了冰点。首次两种文化的碰撞,说得好听是屡败屡战,说得顺口是屡战屡北。

迸出新思想的火花
小姐妹被拒天才班,是忧也是喜。不是我们阿Q,经过这些失败,激起了全家雪耻的斗志。我先生猛擂战鼓,要她们向天才班叫板,击败天才班;我则是摇旗呐喊,为她们助威。在我们的鼓动下,小姐妹也是斗志昂扬。击败一个天才班,何等难事!是啊,我们要的就是一种不服输的斗志。于是我们订出了三年计划,制定出一个又一个的突击目标。搬出我们的密集练习法,在假期里帮瑶瑶突击数学。几个星期下来,效果斐然,新学期不久,她一举拿下学校数奥金牌。第二年,她再接再厉,在郡里夺冠、州里挂名。凯西则紧紧跟上,不遑多让。于是小姐妹开始令人刮目相看。这种向“不可能”挑战的思想火花,开始燎燃。

偶然到必然的发展
华人子弟,数学在校夺冠、州里挂名,算不了什么。距离常春藤名校那道门槛还差得远着呢。可是两姐妹大战天才班的过程培养了她们的信心,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为了寻求新的突破,我们再次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寻找通途。首先从美国文化重视的创造力和领导力着手,建议小姐妹创建一个俱乐部。虽然创建的过程困难丛生,比如器材、地点、学校没经费、不能指派老师监督等,但小姐妹俩不屈不挠,硬是把它办得轰轰烈烈。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却为她们带来了更大的自信和新气象。
为了冲向全国,瑶瑶想参加美国生物奥赛,可是学校不参加,她几次向学校建议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学完了化学荣誉课,她又盯上了美国化学奥赛。这一回不一样了,有了创建俱乐部的经验,她再也不拜菩萨了,自己收集资料主动联系,创办了校队,一举杀进了全国决赛。通过主动地创造成功机会,把偶然的成功推向了必然。

思想升华促生新的方法
当我们意识到两种文化融合会产生巨大优势后,就进一步加进了美国文化中其他的精华理念:团队观念、社会实践等。这样小姐妹不仅学习积极主动,小脑袋还不停地想着如何把她们的俱乐部办好,办得有特色。想想也是,俱乐部就像她们的孩子,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强?同时她们还继续建校队,成立义工小组,校内校外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在各项活动中都有建树。凯西上大学时,所得的奖学金项目有二十多个,包括比尔•盖茨千年禧学者奖学金和麦当劳奖学金。
通过对中美两种文化深入探讨,结合两种文化的优势,我们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升华,借用美国文化的精髓——创造性、开拓性,我们在寻找机会、等待机遇、争取成功的原有基础上加上创造机会,主动开拓新的方向,把被动的寻找和等待提升到主动的创造和开拓,把偶然的成功发展成了必然的成功。

 

《哈佛两姐妹》家教法则七篇

作者: 胡琳, 汪小武

 

第一篇:总纲

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于个性教育,家庭则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横贯中西文化之精华,纵取古今文化之精萃,融子女之天赋,因地制宜,尽情发挥。

在这一理念下,我们归纳出此法则介绍我们如何地把这一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家长、学子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更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注入一种新的思维。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要以家庭建设为起点。父母和子女关系融洽,上下同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父母与子女沟通不良,互不信任,则事倍功半。

学习上要重效率,讲方法。要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为主,辅以刻苦精神的熏陶和磨练。施教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打疲劳仗。

培养子女,要尊重孩子天性,因势利导。识才、量才和用才三者并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子女才赋和潜力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施教时,行为规范宜严,籍以增强孩子的纪律观念,锻炼孩子意志力和刻苦精神;思维方式则要灵活,以激励孩子的原创思想和开启孩子的主观能动力。

精英的培养,又要高出一层,要以建设孩子的心灵为本,教孩子方方面面的技能为辅,两者缺一不可。有大志而无学识的人,只会夸夸其谈;有学识而无大志的人,只能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玩弄雕虫小技。

教育,要做到心正术明。要入俗而不随俗;要敢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挑战自我,不要裹足不前;要有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不要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这样的家教法则,上不埋没天才,下可助上才晋为上上才,中才成为上才,下才变成中才。

 

 第二篇: 家庭建设

用团队精神来建设家庭虽然不是家庭建设的全部,但却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谈到团队精神,很多人往往把它看成洋人的专利。其实不是这样,一旦我们把西方的团队精神与中国文化中重视的家庭观念相结合,它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空洞的口号。而是人人可行,行之有效的一把家庭教育利器。

学习团队精神,要从家庭做起。 在孩子小时,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做项目。有困难了,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解决了,一起击掌高呼“Team Work ”(团队)。明明一些问题,父母可以自己解决,也不应一手包办,要鼓励孩子参与,孕育孩子的团队意识。 久而久之,家庭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一支团队。孩子成了团队的一员,便要遵守团队纪律,坚守团队原则,而不是做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团队精神和家庭观念的揉合,使得孩子们在追逐自己成功时,也关心他人。家庭团队观念在两姐妹的成长过程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像姐姐为了保证妹妹安全上垒就放弃了自己再次进军全国化学决赛机会;妹妹为与姐姐同进退,放弃当校刊主编。

融洽的家庭团队的建立, 使得每个成员有需要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坐下来讨论、探索。父母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得以用来填平孩子成长路上的坑坑洼洼,孩子的意见可以提醒父母两代人的不同思维。这样上下同心,凝聚每一个人的智慧和特长于一人身上,去出击、去竞争。 想想看,一个人凝聚几个人的力量去奋斗,成功的机率是一人单打独斗的几倍?

家庭团队的建立不仅促进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关系,也为孩子的社会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和参考。

很多的家长对他们十几岁孩子表现出一种无奈。尽管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在孩子需要时帮孩子一把。可是孩子总是以个人隐私为由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我行我素。轻者,搬奇弄怪,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重者犯罪卖身,杀母弑父令人唏嘘;父子反目,母女结怨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回头想想,如果这些父母能早早地地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家庭团队观念的种子,使得孩子在进入青春叛逆之前就体认到团队的作用和家庭的价值,又会是怎样呢?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团队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它不抽象。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像一匹无形的千里马,就看我们是不是那识马的伯乐。

 

第三篇:识才、量才与用才

家庭教育的最高宗旨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的特长和潜力,要因才施教。

因才施教的第一步是如何识才。

坦率而言,它需要父母的大量付出和努力。“培养孩子从零岁做起”是不错的,但是要父母从孩子的零岁做起,认真地观察和仔细地研究孩子。 孩子认识世界,父母认识孩子。从孩子在一件件小事上自然流露出的天赋和个性中,了解到孩子的特征和习性;在孩子与同龄孩子的互动和群体中担当的角色,投影出孩子以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在生活中,了解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是思维型还是奔放型,性格是独立还是比较依赖。这些不同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以后父母如何因势利导,尽情地发挥。

在孩子的启蒙阶段,鼓励孩子对各种事物多加做尝试,但不要施加压力。目的不是要孩子在哪一方面迅速地突出出来,而是进一步捉摸孩子在不同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因才施教最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孩子的才干、特点、潜能和弱处。只有做到这一点,以后才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父母要做孩子的伯乐,孩子才会成为父母的千里马。

因才施教的第二步是如何量才。量才时要多做横向比较,要用大尺度,从全国、全省、全县或全校的角度去衡量孩子。 了解孩子在各个宏观尺度下,在正态(群体)分布中所处的位置,并研究这部分孩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成败的实例做为参照。量才时切忌主观、孤立地看问题,不要只看自己孩子的进步,忽视其他孩子也在成长。

用才时,定大计和施小策,两者并进。在施小策时,可以利用孩子某个小特长,在小事情上把它利用和发挥一下。比如,我们利用二儿女儿能做伏卧撑的特长,先练一阵,然后在体育课上击败大男生。这样的小计巧一可以不费代价地帮孩子建立信心、树立形像,二可以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

在定大计时,第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长远切实可行的目标;第二不要人云易云地随大流。要坚持有利长远目标的就做,反之再好也不要心动。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双重性,往往从别人那里看到的或听到的只是一面之词,如不认真分析、发覆推敲,盲目而趋,可能不得其长反获其短,偏离了自己的方向。

长远目标的实现,可以一步一步的去落实,在每一步要看清得与失对长远目标的影响。具体的可以先立今年的目标,根据今年的目标的实施结果再拟下一年目标。选定目标时尽可能具体量化,定目标的最高境地是找出对长远目标既有必要,而且孩子经过努力后也可以达到的目标。一旦目标定了,要做好针对性地准备,争取全胜。成功了,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要再加点小要求,直到踢到铁板为止,那样会挫折孩子的积极性和发展势头。如果失败了,不要指责孩子,但一定要找出原因,同时来个纵向比较,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以励再战。胜负不在一时,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正确地剖析一事物的利和弊,并且灵活地利用和发挥它们。

 

第四篇:行为与思想

教育孩子以达到行为规范,思想活泼的境地,在把握好孩子发展大方向的同时,尽可能地给孩子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和难掌握的课题。如果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孩子习惯听命于父母,久而久之,他们的原创思想和开拓意愿就会慢慢地消失。

反之,如果无限制的给孩子自由时间和空间,而没有一定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他们就容易失控甚至走向负面。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他们对生活中各种诱惑的鉴别能力、社会阅历和自制力还远远不够。如果孩子对玩电子游戏、上网、读小说之类上了瘾,事情就不太好办了, 更不要说拉帮结派、吸毒之类。

在孩子行为规范上,父母心里要有把尺子。 孩子幼时偏紧,便于好习惯的行成;孩子大时偏松,以利思想沟通。 具体调节这种关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决定。 首先解决孩子上瘾和走错方向的问题。 喜欢交朋友的孩子,防止拉帮结派干坏事;喜欢电脑的孩子,防止上网和玩电子游戏上瘾;喜欢读书的孩子,防止读小说上瘾,等等。

父母的防范措施要干净、力决、彻底,不要婆婆妈妈,给孩子有模陵两可的想象空间。要以防范为主,避免以后纠正时所必须付出的高昂代价。

我们一旦发现孩子在外面交了不当的朋友,有走向岐途的可能,没商量,没收手机,断绝来往。我们也有焚烧《哈利•波特》书,砸毁IPOD阻止孩子进入疯狂状态的经历。 常听到有的家长报怨孩子玩电子游戏上瘾,造成了不睡觉,不认真做作业,上课打磕睡,可是又不舍得把游戏机收了或砸了,这种报怨就没有任何意义。

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由思想,孩子也得要遵守父母所定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在此前提下,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大量、广泛的资源,比如各种报刊、杂志、科普、文学、历史、项目书籍,让孩子们无聊时翻翻看看;提供各种机会,鼓励孩子尝试;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生活。

 

第五篇:个人与社会

西方教育的另一个精华部分是强调孩子的社会参与和奉献精神。其实这也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教义息息相通的。

我们的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和奉献精神利人利己。我们的做法是从简单的开始,先让两姐妹提供免费家教,随后做些义工,再创建义工小组,最后发展到二女儿直接参与欧巴马的总统竞选。 这一路走来,两姐妹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从她们在各阶段写的一些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社会的参与使得她们的思想认知得到一次次的升华。

两姐妹从7年级开始就为同学提供免费家教,每周花7-8个小时。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她们更成熟了。为什么?因为以前我们向她们说的道理,现在她们得向她们的学生再叙一遍。为了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她们得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说,这本身就增强了她们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阐明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角色改变,她们对我们以前说的道理领会得更深,同时也明白我们平时婆婆妈妈的苦衷。这些感觉只有身入其境,才能得其精髓。 很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自己有了孩子后感觉一下子成熟了,正是这个道理。

两姐妹的家教活动,还引领了她们学校一股做家教的时潮。同学们纷纷加入她们的行列,一时做家教变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现在,校长和老师们谈起她们开创的这股独特的新时尚还是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姐妹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并组织同学一起做义工。这使得她们更多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认到自己的贡献、作用和对社会的价值。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更认识和锻炼了自己。

坦率地说,时间对大多数的孩子而言,不是学习上的主要问题。而孩子思想的成熟与否,学习主动与否,对孩子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孩子思想的成熟,世界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多方面达到。接触社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可以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这确实是件利人利己的事。

 

第六篇:创造力与学习主动性

很多的父母都有道思想上的暗障,把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领导力与学习成绩对立了起来。我们要为大家打破这道思想暗障。

比如,俩姐妹创建俱乐部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俱乐部的成功带给她们的自信和学习主动性是无法用时间衡量的。主动地学习一小时比起被动地学习两小时,谁强?当然是前者强,强多了。

更进一步,如果姐妹俩没有建俱乐部的经验,姐姐也就不可能再建校队,也就不可能在化学上杀进全国决赛。 这种自我挑战激起的火花和动力是课堂上和题海中无法得到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中国的朋友,孩子在上小学,我们建议他,在周末,让孩子约几个同学,成立个游戏小组,玩一些有益的游戏,这个周末到我家玩,下个周末去他家玩,并且想想花招,组织组织,玩点小名堂。下一步,我们再建议他让孩子们来个作业比赛,谁做得好,下个周末就由谁决定玩什么游戏并去他家玩。这么一来,孩子玩得既高兴又有意义,学习既主动又积极,孩子和父母之间更亲密。这人人可行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回国,皇家举行国宴庆祝,哥伦布当然是风光无限,可有些王公贵族不服,出语不逊,想为难他。于是哥伦布出了一个谜,问如何把一个鸡蛋立在桌上,各位王公贵族,面面相觑,无人可解。于是他拿过鸡蛋,轻轻地一敲,啪的一下,蛋破了,也立了起来。他感慨道:事情就这么简单,问题是你能不能突破思想上的旧观念去做。

 

第七篇:刻苦精神与学习效率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如要成功,孩子的意志力和刻苦精神都不能少。 成功是努力和灵感结合体。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既要孩子付出努力,也不抹煞孩子的灵感。

在策略上,鼓励、诱导和督促三者并进。父母要以最大可能地去激发孩子的自身求知的欲望,吊起他们的好胜的胃口。在具体的闯关和突破时,则要钉是钉铆是铆,严格要求,该退货即退货,该翻工就翻工。 因为正视现实,刻苦努力无论如何都是学习和工作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方法上,要强调效率不打消耗战,从小就给孩子们灌输大干苦干加巧干的思维方式。平时不要给孩子额外功课,作业完成了,质量能过关,剩下的时间由孩子自己掌握。如果父母见缝插针,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再加点私货。这样,在客观上就迫使孩子在学习时拖拖拉拉避免额外的没完没了的任务,从而养成不讲效率的坏习惯。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有三大招数:扩张归纳法,密集突击法和巧记法。 扩张归纳法帮孩子们打下长期和全面的基础;密集突击法用作短时突击,强攻各项竞赛和标准考试;巧记法应付一些需要背功的考试,此法在美国用的不多,但在国内高考,则可大派用场。这套方法保证了两姐妹可以在竞赛中取胜,在学习上突出,在其它的活动中精力充沛,处处有建树。

中美两国在教育上有很多的不同,可是有那么一点却又是那么不分彼此。那就是在高中的冲刺阶段,孩子们猛打消耗仗,晚上大战到两三点,第二天上课迷迷糊糊,没有效率,晚上再熬夜恶补。日复一日,效率不断下降,消耗节节上升,很多孩子就陷在这种怪圈里沉浮挣扎,更不要说什么课外活动,社区服务之类。父母也有个误区,感觉只要孩子坐下学习,心里就踏实一点。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很多时间,孩子们是人在心不在,把时间虚耗掉了。于是我们严格把关,要她们晚上十一点睡觉;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照样进行,用作学习的调节剂。孩子们也受到同学的影响,央求延长晚上学习时间,“他们都学习到两三点,我这样会被落下的。” 我们拒绝她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只看效率,看结果。同样的效果,花的时间越少越好。”

“你们孩子哪来这么多的时间做这许多事情?她们还睡不睡觉?”同样的问题,我们被问了不计其数。 看来这又是一道思想暗障。这道暗障不知坑了天下多少父母和学子!   

 

 

首页 | 服务项目大学升学准备 讲座视频 热门话题与爬藤教战 | 论坛 | 关于我们